OS 复习提纲
· 47 min read
1. OS的概念、特性
概念
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,是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。
特性
- 并发/并行
- 共享:操作系统与多个用户程序共同使用计算机系统中资源,其中分为:
- 互斥共享:资源不能同时使用。
- 同时共享:资源可以同时使用。
- 虚拟:一个物理实体映射为若干个对应逻辑实体(分时或分空间)。存储器中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(存代码、数据、堆栈)。
- 随机:OS要对不可预测的事件进行响应处理。
2. OS的功能
1. 资源分配
- 静态分配策略:把进程所有需要的资源先都分配给它,但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。
- 动态分配策略:进程什么时候需要资源就什么时候分配,如果 该资源已被占用,进程会阻塞并进入相应的等待队列。
2. 资源管理
- 进程/线程管理
- 存储管理
- 文件管理
- 设备管理
- 用户接口管理
3. OS的发展历史及分类
1) 批处理操作系统
工作方式
- 用户将作业(作业:由作业说明书、用户程序、数据组成,且通常为卡片形式,输入设备为卡片机)交给系统操作员。
- 系统操作员将多个作业组成一批作业,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,形成一个自动转接的连续作业流。
- 启动OS。
- OS自动执行每个作业,用户无法干预。
- 执行结果交给用户。
追求目标
- 提高资源利用率,增加作业处理吞吐量。
总体过程
- 从卡片机读入用户作业和编译链接程序,编译链接生成可执行程序,执行程序并输出执行结果。
问题
- 慢速I/O设备与CPU处理速度差异过大,导致CPU在等待数据时空闲。
2) Spooling技术
利用磁盘做缓冲,将输入、计算、输出分别组成独立的任务流,使I/O和计算并行(假脱机:磁盘在高效的计算机上)。
工作流程
- 用户作业输入磁盘输入。
- 按照某种调度策略,选几个搭配得当的作业调入内存。
- 作业运行结果输出到磁盘的输出。
- 运行结果从输出井到打印机。
备注:输入输出只到输入或输出井,主机不用直接与慢速的I/O打交道,能提高效率和速度。
现代打印机仍然使用这种技术。
应用Spooling技术后: